通过了资格审查,笔试面试成绩第一,纪元以为自己铁定要被录用了,不料突然接到通知——专业不符,她的录用资格被江苏徐州市人社局取消了。对此,从电话抗议到局长信箱,从行政复议到司法诉讼,纪元的申诉绕了一圈又一圈,始终在维权迷宫里兜圈子(《中国青年报》6月21日)。
事件一出,各大媒体争相报道,在采访时三方各执一词。纪元的研究生专业是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”,而此次招考要求的专业是“中国语言文学”。纪元表示,中国找不出一个硕士研究生,毕业证书上专业那栏写着“中国语言文学”,自己专业符合审核标准。审核单位人社局工作人员则称,按照《2016年徐州市公务员招录考试专业参考目录》,纪元所学专业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”与“中国语言文学”专业处于并列关系,不予认定合法合理。用人单位徐州市城乡建设局向人社局说明,纪元所学专业属于招聘科目范围,应重新考虑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,每一方似乎都是按规矩办事,没毛病!可对纪元来说,进编制是一辈子的事,让个人来背专业认定模糊这口黑锅明显是不恰当的。
人社局因专业不符取消报考人录用资格是职责所在。根据《徐州市市区属事业单位2016上半年公开招聘公告》规定:各主管部门(单位)负责本部门(单位)的报考资格复审把关工作,市组织、人社部负责监督指导和审判工作。
根据招考流程,人社局在考生报名后和笔试前分别有两次审核机会。既然是“专业”这样的硬性条件不符,为何通过了资格审核?对于这一问题,徐州市城乡建设局人教处工作人员称,报名时仅填写专业,人社部门在后期审查毕业证原件时才发现。这一说法略显牵强,公务员考试年年有,流程出问题不是工作失职的借口。
另外,专业符不符合不能由人社局一方说了算。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划分,“中国语言文学”是一级学科,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”专业属于该学科下的8个二级学科之一。而按照《2016年徐州市公务员招录考试专业参考目录》, 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”与“中国语言文学”属于并列关系,其不在招录岗位要求内。笔者了解到,目前,各地公务员在招考时适用的专业分类不统一,部分省份探索性地给出专业分类目录。可即便地方有制定标准的自主权,但在教育部已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,应当以专业部门的标准为依据,不宜太过“任性”。
徐州的这份公务员招录考试专业参考目录就让人很尴尬。第一,岗位需要招人;第二,中国没有研究生的专业叫中国语言文学;第三,一定会有人得到这个岗位;第四,得到这个岗位的人的专业应该是“中国语言文学”,除非他们招本科生。也就是说,这个岗位必然是内定,要么是学历造假,要么是专业造假。到底是权力下的斗争还是“腐败”起的作用,也许可以从纪元口中的那位成绩“第二名”,已入职一年的仁兄身上求证。
2017年江苏徐州市公务员考试简章规定,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,一经查实,即取消报考资格。对伪造、变造有关证件、材料、信息,骗取考试资格的,将按照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。
招人是为了用人,流程上明显是先招后用。按常理来说,考生从开始报名一直到公示阶段,都属于人社局“管辖”,在正式录用之后才交给用人单位。但在纪元事件中,本该由审核单位人社局通知“取消录用资格”,却用人单位横插一刀做主通知。更奇怪的是,事后用人单位还发函向人社局出示情况说明,其中强调“希望招录该同志”。招聘中,用人单位负责制定每个岗位的具体专业要求,人社局负责监督指导和查纠。在人社局正常履职的情况下,用人单位直接联系报考人并出具带有明显态度的信函,在某种程度上,可以说是一种越权行为。
据媒体报道,徐州市城乡建设局老早便告诉纪元这位考生笔试面试成绩第一,已通过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。也就是说,审核部门还未对考生点头,用人单位就直接喊“YES”了。如果用人单位对考生既能“审”又能“用”,那还要人社局这个“把关方”干嘛呢?
纪元作为事件的主人公,多次维权都没有成功,除了客观因素,她本人也存在着一些“小心机”。作为一名考生,考试还未结束,是如何知道录取结果的?为何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“鼎力相助”?真的是用人单位“惜才”,还是掺杂着权力因素就不得而知了。
另外,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,不可能连基本的学科专业和学科类别都分不清楚。纪元在浏览招聘要求发现没有自己对应的专业后,第一时间不是看本市最新的公务员招录考试专业参考目录,或者向人社局打电话咨询,而是抱有投机和钻空子心理在网上搜索专业情况以寻找“证据”。本想去钻法律的空子,结果却因洞口太小闪了腰。纪元事件的剧情反转,更应该让我们审视,如果其真成为了公务员,那么在日后的工作中,能否做到公平公正的履行公务员应尽到的职责?
人社局、市城乡建设局、考生三方,表面上看都是对的。但错就错在对自身的错误认知,聪明的太聪明、死板的太死板,要么机械执法,要么是变通过分以至于丧失了规矩意识。一个巴掌拍不响,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在批判利益催动权力、“人还未到关系先到”的同时,也应该就此事件回头思考一下考生自身是否真有资格参加考试、审核部门是否确实按流程办事。还原事情始末,或许本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