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新闻
放大镜
【检说初心】徐明明:用爱心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蓝天
2019-11-25 16:29:00  来源:如皋市人民检察院

  “天黑了,妈妈就要回来了。”每当周末来临,孩子总会坐在门口,和奶奶一道耐心地等着出差在外的我回来。

  我叫徐明明,2011年进入如皋市检察院工作,现在是未检办案组负责人。今年三月份根据领导安排,我被借调至最高检学习工作,前后在北京待了六个月。期间,曾有不少同事和朋友问我同样的一个问题:“你家娃才一岁多,你就舍得让他一个人在老家啊!”说实话,没有哪个妈妈不想自己的娃,我也非常地想,可是作为一名未检人,能够有机会为更多的未成年人提供检察温暖、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我的职责和使命。

  

  刚接触未检工作是2018年年初,那时候恰逢我刚幸福地升级为妈妈,正是母爱泛滥的时候,看到一个个涉案未成年人脸上还带着稚气的模样,心里既着急又心疼,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走上这条道路,就想着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、挽救他们。通过一个个案件的办理,我发现每一个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后,除了有个人自己的因素以外,或多或少受家庭、社会的影响。作为一名未检检察官,在办理好每一个案件的同时,要找出他们犯罪背后的原因,针对具体的犯罪成因、家庭背景等,有针对地开展帮教措施,让每一个涉案未成年人都能感受到检察的温暖。

  做好未检工作,需要有爱心。小元是我接触的第一个涉未案件当事人,受到成年人指使前去帮忙打架,最终触犯了故意伤害罪。初次与他见面时,他显得有点害羞和腼腆。通过谈话了解到小元的父亲吸毒走了,后来跟随再婚的母亲一起生活,初中读到二年纪就辍学到处打工养活自己。对于自己的犯罪事实,小元没有一丝隐瞒,经过教育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和违法性,希望通过赔礼道歉取得被害人的谅解。而此时,被害人正因为吸毒被强制戒毒中,为了更好地办理好本案,我们陪同小元一起到戒毒所里,由小元当面向被害人表达歉意并表示以后工作了一定尽力弥补损失,被害人最终也是谅解了小元,最终本案依法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。案件是依法处理了,可是小元后面的路该如何继续走下去呢?又该如何更好地去挽救小元呢?于是,我们启动了“陪你走到18岁”活动,针对未成年人生活习惯,我主动申请加小元为微信好友,通过朋友圈及时关注他的思想动态,时不时地跟他聊几句,拉近彼此的距离。在看到他在社区服务时,我默默地为他点赞;在看到他因为找工作屡屡碰壁时,主动与小元谈心、谈话,及时开导他,并表示经济紧急时候随时可以找姐姐。在去年中秋节的时候,我收到了一个小惊喜,小元第一次在微信上主动给我发了一个祝福短信,虽然很简短,但在收到短信那一刻,作为妈妈的我眼泪还是不争气地含在了眼里,我是由衷地为小元的变化感到开心,看到他这样,我也就放心了。

  做好未检工作,还需要耐性。去年我办理了一起未成年人交通肇事案,小勇暑假打工回家途中,因夜晚光线不佳,驾驶电动车,出了交通事故。案件被送到检察院后,我仔细了解了小勇的情况,小勇从小没有母亲,父亲常年在外打工,跟着精神间歇性不正常的继母、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。虽然他家庭困难,但是一直独立自强、好学向上。对于这样的孩子,尤其需要拉他一把。为了能对小勇从轻处理,我多次与小勇的父亲沟通,希望他代为赔偿被害人,取得对方谅解。即便他的父亲从开始的不理不睬,到后来的恶言相向,称家庭困难,宁愿儿子坐牢,也不肯代为赔偿。面对小勇父亲的不配合,我也没有放弃,一次次劝说,并联合法官共同促成双方达成分期赔偿协议。法庭审理中,当忐忑不安、低头搓着衣角的小勇得知被判了缓刑后,沉默寡言的他给我们深深鞠了一躬,我想他应该是感受到我们的良苦用心了。

  做好未检工作,更需要担当。孩子是祖国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,未检人的使命就是要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。面对伸向孩子的黑手,做到严厉打击,从严惩处;面对遭受伤害的花季少女,做到悉心疏导,帮扶救助;面对触犯重罪的未成年犯,坚持宽容而不纵容,依法惩处;面对走在犯罪边缘的危险少年,开展临界预防,防止滑向犯罪深渊。作为一名未检检察官,我愿用肩膀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扛起一片天,这是我永恒不变的使命和奋斗目标。

  编辑:ntrgjcy